第(3/3)页 一旁的江怀玉瞧在眼里,唇角笑意未变,心头却有些不是滋味。 他并未让这情绪泄露半分,依旧儒雅出声,“谢公子既然来了,不如一起参加诗会?” 谢珏并非读书人,未曾应举,甚至连个秀才功名都无,怎敢与朝中新科进士,或名门学子论诗谈道? 谁知谢珏却连眉毛都没动一下,淡淡应道:“好。” 他答应得太干脆,反倒让江怀玉微怔了下。 谢珏迈步走入众人间,视线落在了高宛枝身旁的位置上。 这位置不错,背靠青松,前临溪石,更重要的是,离高宛枝最近。 原本那处已经坐了一位文士,是个翰林世家的子弟,正与人谈笑风生。 他似是感受到了有人在看他,抬头时正好和谢珏对视。 几乎是立刻,那文士便明白了。 他连忙起身,笑着拱手,“谢公子请。” 谢珏微一点头,“有劳。” 那文士走时,不动声色地抹了抹额间的冷汗。 谁不知道,谢珏的父亲是景王,大哥是镇国公,二哥是当朝首辅,京中还有谁比他的家世更显赫? 幸好自己刚才反应快,没有得罪他。 谢珏坐下,那双略微上挑的凤眸轻轻一侧,便与高宛枝撞了个正着。 少年衣袍素雅,容色清俊,虽并未着官服,却自有一种压人的气度。 尤其那眼神,带着懒意与不动声色的撩人意味。 对面坐着的江怀玉,这一切自然尽收眼底。 但他终究是名门世家出身,极善敛藏。 喝完茶后,他忽然一笑,朗声道:“既登高聚会,岂能无诗以应景?不若以‘云山深处’为题,各作一首如何?” 众人纷纷应声,“好!” 片刻间草声沙沙,书香弥漫。 高宛枝却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偏头看向身边的谢珏,小声问:“你怎么会来这儿?” 谢珏侧目看她,“路过。” “你别骗我,”高宛枝有些不信,“栖云山离浮玉楼可不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