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篇 第094章 会试完毕-《寒门仕子》
            
            
            
                
    第(3/3)页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孟既明浸淫于官场多年,看待事物自然有所地深入。
    不过,经他这么一点拨,齐誉也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处处透出一些玄机,你若是不认真观察和思考,还真注意不到。
    离开了孟既明的府宅之后,齐誉又转去了洛祭酒那里。
    相比孟既明的亲和待人,洛渊老大人就显得有些冷漠了。
    不能说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却也差不多。
    不过齐誉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也能对付。
    无论怎么说,人家都是指点了自己。
    若没有他,自己的时文不可能会提高,若没有他,羁縻之策就答不到这么好。
    说到底,自己还是受益了。
    既然承了人家的好处,就要懂得感恩。
    他不待见?
    无妨,自己做好自己的也就是了。
    二人上下首而坐,齐誉则是坐在了下首处。
    寒暄过后,自然又聊到了科举的话题。
    洛渊在听了之后,却是连连摇头,对齐誉的作文直接是一通贬斥。
    一条鞭法?
    简直就是笑话,那样做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的,能行得通才是怪事!不过,考试乃是纸上谈兵,这样答题倒也无伤大雅。
    倭祸之源?
    答的太不够严谨了!
    为什么呢?
    祸患牵扯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本国之商有无暗通者?本国之民有无冒充者?
    这些,却是一点都没提到。
    不过,这样答题也算不错,只是不够全面而已。
    至于这个改土归流……
    呵呵,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蕃族之人乃是我朝的臣服者,怎么可以夺人家的权利呢?
    何以得人心?
    孔圣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施政上理应感化顽劣为主,怎可‘归流’了呢?
    明显的政见不合!
    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才草草聊了几句,洛渊就很不高兴地端了端茶杯。
    齐誉莫名其妙地碰了一鼻子灰,然后就讪讪地告辞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