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恪则不置可否,战场哪有不死人的,活到最后的才是赢家:“行了,打扫打扫战场,你们的首级数我就算一队骑卒,足够你们盈论了。” 王镡面露喜悦的感谢道:“多谢将军。” 在将豫国车骑军赶走之后,整个队伍的行进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尤其是进入了函谷关地界之后,整个队伍都不再那么紧张了。 来到函谷关关城前,王镡第一次见到了这座雄伟的城关,此地处于斟鄩至酆鄗故道中间,是东去斟鄩,西达酆鄗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 战国时秦国秦惠文王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以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仅留可容一车通行的古道,道路狭窄,“车不方轨,马不并辔”,故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函谷关的关城东西长十五里,“其城北带河,南依山,周回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关城宏大雄伟,关楼倚金迭碧。当然了高二长已经是过去式了,经过两百多年的加高增筑,整个关城城墙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丈高,城头能够容四辆马车并行,还有很多的守城器械。 “哇,这么大?这得有三丈高了吧?”蒙嵩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雄伟的关城,一脸惊艳地到处看着。 “切,见识短了吧,函谷关关城四丈高,城墙厚五米到十米。”老狗炫耀般地说道。 “四丈?!那岂不是超过十二米了?”蒙嵩直接就惊讶了,雍国国都酆鄗的城墙也才十米,这函谷关居然达到了十二米还多。 “少见多怪,你没看过潼关的城墙吧。那关墙才叫高。”老狗嗤笑道。 “行了!都闭嘴吧,准备过关城!”王镡低声喝止了手下士卒们的窃窃私语,军队开始通过关城。由于道路狭窄,通关的速度很慢。王镡看到张蒲正在一个个地检查着伤员的情况,伤兵营这些天已经有很多人伤好出营了。但大部分的伤残士卒还是留在伤兵营内,他们的表情没有多少担忧。以雍国的法制,伤残士卒归乡可以不通过吏试就可以成为乡、亭和里级的小吏,根据军功决定职位高低,而且他们还有免去租庸调的特权。 王镡随着队伍穿过幽深的门洞,然后就来到了关城之后,穿过两侧营寨中的大道,队伍继续前进,当来到了东垣县城的时候,征东军和安东军军令下达,全军开始在城外扎营。 王镡带着医卫都护卫着伤兵营开始扎营,王镡光着膀子同李肃杰一起,将粗大的尖木桩钉入地面,在医卫都的努力下,一个简易的营地逐渐形成,王镡并没有让医卫都的士卒将板车上的伤兵卸下来安置,这次扎营只是暂时的。 当秦恪来到伤兵营的时候,他就看到王镡光着膀子在那里干活,快步走了上去:“怎么,你这个伯长也要亲自干活啊。” 王镡一抬头,发现是秦恪,赶紧将戎服披上,一边整理军容一边说道:“启禀将军,医卫都士卒只有四十多人,人手不够,我虽为伯长,也得帮忙啊。” 秦恪满意地点点头,虽然他四十岁不到,但是他的军龄已经二十多年了,老兵了。对于军中越来越多的纨绔子弟,他是心里很是厌烦,这帮子纨绔子弟上阵杀敌不行,吹牛打屁一个顶十个。 王镡整理好衣服,好奇地询问道:“将军,这扎营千头万绪,您怎么有时间来这了啊。” 秦恪转身向一旁走去,他亲兵隐隐隔开了一个私密的空间。王镡自觉地跟在了他身后,只听秦恪说道:“这段时间为了应付张蒲这丫头,委屈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