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唐国的不同-《大雍一小兵》
            
            
            
                
    第(2/3)页
    王镡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樯槔城这边收拾得如何了?」
    张耘菽起身行礼道:「禀公爷,樯槔城内的各官署,各部军队都已经做好了搬迁和交接的准备。」
    王镡满意地说道:「好,一个月后就迁都。」
    之所以选在冬日迁都,首先是棉布的普及。经过匠作院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培育出了棉花,生产出了棉布、棉服。大大提升了唐***队和普通百姓的抗寒能力。而且冬日迁都,河水上冻,能够更方便快捷。
    当时间的指针拨到了唐元武元年,王镡已经待在了长安城内的太极宫内,坐在甘露殿的上首位,批阅奏折。
    在处理了如山的奏折后,王镡抬手揉着眉心,一双素手端过来一杯热茶。王镡伸手接过来,长吁了一口气,说道:「在这甘露殿坐着的时间太长了,感觉整个身子都僵住了。」
    张蒲笑着说道:「这是因为夫君以前一直都是东奔西走的缘故,如今却被这如山的奏折困在这里了。」
    王镡想了想,说道:「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作为君主,我只是一个人,却要处理全天下的事情,年轻时候仗着身体康健,还可以应付这种繁重的事情。但是一旦上了年纪,就不成了。」
    张蒲听到王镡说了这么一通,就感觉他又有想法了,询问道:「夫君打算怎么做?」
    王镡想了想,说道:「只有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在政事堂商议处理政务,还是人太少了。得扩充人数,让政事堂能够处理政务才行。」.
    只见王镡在微黄的宣纸上用毛笔写着:衣、食、住、行四个字。王镡指着这四个字说道:「天下百姓的民生离不开这四个字,百姓们日常离不开穿衣,现在有权有钱的人能够穿绫罗绸缎,无权无钱的人穿着葛麻。可不论是哪一种,都是从原材料到成衣,制作工序繁杂,成本高昂。衣服的制作涉及了很多行业,靠着这些行业生活的百姓不计其数。如何安排好他们,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