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透透气-《大雍一小兵》
            
            
            
                
    第(2/3)页
    「咱们娘俩用不着说这些!」杨氏笑笑,快步走到摇篮边,盯着自己的孙子笑道:「哎哟,让我看看我的好大孙。瞧瞧,多可人的孩子,一会见不着,我的心里都空落落的!」
    张蒲也笑道:「母后,您看,小七儿对您笑呢!」
    杨氏摸摸小七的小脸,笑道,「当年,你生下来的时候,也是这副招人稀罕的模样!」
    说着,微微叹气道:「这一晃真快呀,镗儿和镡儿的模样,好像还在昨天似的。一转眼,他们都是做爹的人了!」
    屋内的宫妇们,都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花枝招展。
    杨氏对王镡是疼爱有加,她看看王镡,叹气笑道:「你也真是的,这才安生了几天,就又要出宫去。上次去一回巴蜀,回来就瘦了。虽说有人伺候,可外边再好,哪有宫里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王镡笑道,「回乡祭祖,巡视幽冀并三州,见见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念创业的艰难。」
    外面,忽然传来王谿爽朗的声音:「说得没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还少了一句话!」
    王谿从外面进来,在众人行礼中,对
    王镡说道:「行万里路,更要阅人无数!」
    王谿接着说道:「你呀,啥都好,咱对你哪都满意。就是年岁尚轻,人情世故,世间风俗还有些欠缺!」
    王镡心里发笑,他其实最不缺的,就是这些。
    「另外,你方才说到点子上了,要感念创业的艰难!」
    王谿走到摇篮边,先是对孙子咧嘴笑笑,然后背着手说道:「终归,在这见方的皇城中什么也体会不到,你还是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才会大有收获!」
    《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回乡祭祖,是这时代家家户户都会做的,连已经成为皇室的王镡一家,也不例外。
    王镡说道:「儿臣回家乡祭祖,还要赏赐有功将士的后人,巡查安置老兵的军屯,视察田亩水利等事!」
    大多数跟随王谿、王镡起家的勋贵们,都是雍并二州的人。唐国建立之后,为了优待他们,更是在两州封了无数勋田。但是最近,王镡收到消息,有些勋贵们无法无天,常欺压百姓,侵占良田走私私盐等。
    王谿曾经当着王镡的面,愤怒地说到真想将这些坏种大杀特杀,足见他是被这些人不知好歹给气到了。
    「恩,慢慢来,慢慢看!」
    王谿又逗弄下小七,看似无意地说道:「回来时候,若不急,可走水路,去临清看看!」
    王镡想了片刻,应道:「是!」
    王谿这是,明摆着话里有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