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大为感动-《大雍一小兵》
            
            
            
                
    第(1/3)页
    「您的意思,儿臣都明白!」王镡继续笑道,「但在儿臣看来,也占得太多了些。皇家毕竟不同于民间,天下为先而非一家一姓之殊荣。父皇,儿臣心中所愿,是这天下百姓家家有田有产,不说大唐立国这两年共,就说当初在并州。尚且轻徭薄赋,授民以田,施行被百姓称赞的德政。怎么在频阳这,反而调了个儿。
    皇庄和勋贵的庄子那么多,老百姓没田地,只能当佃户。父皇,您在东乡多年,您是知道佃户的苦的。百姓日子过得不好,心里定然要戳我们王家的脊梁骨!」
    「你小子,说得好像是我抢了百姓的田似的!」王谿恼怒起来,说道:「那些地,都是没收回来的田产充入皇家田庄,咱们没动老百姓一垄地!频阳县留下的那些人,没有这些庄子怎么养活?还有冯翊郡的兵马,还有常平仓,靠的不都是皇庄的出息?」
    「那就少养些闲人呗!」王镡劝道,「儿臣回了趟频阳,作为郡城,面积比长安都不遑多让。东乡老家,那可是一应俱全啊,连官府都有了。可这都是面子上的事,朝廷为了频阳,连年花费巨资图啥?就为了好看?
    您想想,倘若频阳没那么多皇庄,没那么多的闲人,又是什么光景?不但不用朝廷贴钱,反而能自给自足。」
    王谿忽然大怒,斥道:「咱让你回乡祭祖,是让你知晓祖宗的艰难,不是让你搜刮祖宗!」
    说着,他脱下布鞋,怒道:「出门一趟,回来数落起你老子来了。别看你现在是皇上了,可这个家,现在还是我当家呢!」
    王镡没躲,反而看着王谿,笑道:「父皇,频阳不单是我们王家的老家,也是频阳百姓的老家!」
    王谿的手一滞,终究没有落下。
    王镡接着劝道:「前年,您杀了那么多在频阳不遵纪守法的百姓,也三番五次下旨公侯不得侵占百姓田产,不得虐待庄户,不得强买强卖,您心中是有百姓的,怎么一涉及到王家,这个弯就绕不过去呢?
    儿臣也没说不要皇庄,是想着小一些。不单是我们王家的庄子,勋贵的庄子也要想办法变小。让频阳的百姓手里有好田,才能人民安乐。人民安乐了,咱们朱家才算对得起家乡,对得起祖宗!」
    「老子不用你说教!」王谿仍旧怒气勃勃,甩手把鞋扔了。忽然,唐似乎明白了什么,开口问道,「你说,要把勋贵的庄子也都……?」
    「是,频阳籍勋贵的田也太多了些。功劳是功劳,田地是田地,不能混为一谈。」王镡开口道,「其实皇庄还好,毕竟是天家的东西,再苛刻也有个限度。而勋贵的不同,儿臣在频阳听说。佃户给他们种了一年地,若是赶上年景不好,还要倒欠他们的租子!」
    「谁家呀?」王谿问道,「谁那么大胆子,拿我的话当耳旁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