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我头铁-《大雍一小兵》
            
            
            
                
    第(2/3)页
    瞬间,张蒲脸上的火烧云直接烧到了脖子上。
    吃过早膳,众人叩拜中,王镡精神奕奕朝两仪殿走去。今日没有大朝会,他要在景仁殿,召集重臣议事。
    没多久王镡就来到了两仪殿,群臣已经在等候了。
    「臣等拜见圣上!」
    王镡从俯身下拜的文臣武将中穿行,在龙榻上坐下,一挥手,说道:「平身,赐座!」
    今日召见的群臣,包括尚书令皇甫坚、中书令褚堃、侍中李稷,以及刑部侍郎百里肇、吏部侍郎鄢澄、礼部侍郎李众原、中书舍人张耕黍,御史大夫傅巍等人。
    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头铁!
    王镡直接开口问道:「前几日朕在频阳给你们发回的手谕都看了吧?」
    「可是皇庄和勋贵庄园一事?」皇甫坚先开口道,「圣上的手谕,臣细细看了三遍。频阳龙兴之地,皇庄田产太多,恐非百姓之福!」
    「嗯,明日朝会,你可以上书此事!」王镡开口道,「可以痛陈弊端,哪怕言语激烈些,也是无妨的!」
    人老成精,听王镡这么说,皇甫坚就知道,定然是圣上要他打前站。
    「臣遵旨!」凌汉开口,故作迟疑地说道,「只是,光说皇庄,而不说勋贵之田……」
    「凡事,都要先来后到嘛!」王镡笑道,「皇庄在先,其他在后!」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顿时明了。
    各个眼睛发亮,文官集团终于可以对勋贵开炮了。
    「皇庄的危害,朕不说你们也清楚。」王镡在宝座上,笑对群臣,说道,「昨日朕刚回长安,便和父皇说了此事。朕对父皇说,频阳,不单是王家的频阳,也是频阳百姓的频阳!」
    群臣稍稍错愕,随后齐齐俯身,行礼道:「圣上仁德!」
    「朕索性就当着你们的面,把话说清楚!皇庄的田地、牲畜产出等。除却留下一小部分,可以用作王家祖地的开支之外。其余的,都要先收归频阳县,然后按丁分田!」
    「但,从今年秋税开始,频阳的百姓不用再交丁税,而是统一的田税。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中等户,还是大户,都按照田亩交税。家里有多少地,就缴多少粮!」
    顿时,群臣不解之色充斥于表。
    丁税,就是丁银,直白讲就是人头税。历朝历代官府统计人口,寻常百姓都要缴纳丁税,男丁为主。若是太平年间,朝政清平,四海安乐,有地的百姓家还是缴得起的。但一旦战乱,年景不好。百姓因为要逃税,就要庇护于道观寺庙、豪强地主之下。.五
    而豪强、地主、官员、庙观等特权阶级,乐不得有这些听话的免费的劳动力。
    其中的猫腻,朝廷官员一清二楚,但千百年来谁都没有提及。一来是官员本就是特权阶级,二来从有税法以来,丁税是地方官府征收,并没有真正的归于中央财政之中。
    历朝历代人口统计都是一笔糊涂账,中央只有一个地方报上来的虚假总账。
    丁税的存在,也更快地加速了土地兼并。富者田亩阡陌连横,少丁差。穷者无立足之地,反而多徭役。
    再者,这种税收,始终没有成为国家主要财政来源之一,除却地方官和豪强地主的刻意阻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国家收得非常累,因为无法准确地统计人口,只能死盯住贫农不放。
    这是一种效率最低,又最不公平,最容易导致社会动荡的税收!
    群臣之中,户部侍郎刘抟开口道:「臣请问圣上,若不收丁税,改收田税,那么无田之人该如何?」
    「没有田地,不用缴税!」王镡笑道,「在频阳取消丁税,那么隐藏的人口就会冒出来,反正都不
    用缴税了,谁还愿意藏在豪强地主家里当牛做马?」
    王镡接着说道:「分到田地的就种地,没地的可以随意营生。或是做工,或是经商,或是为工匠。人总要活着,活着就要挣钱挣粮。干活的人多了,经济才能快速发展!」
    取消丁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放劳动力。
    天下的土地就那么多,而人口则不是定数。比如大量的城镇人口,他们不用交丁税,就省下了钱。农村人口没了丁税,去掉沉重的负担,不用再被束缚在土地上。
    如此一来,人口必定爆炸式的增长,从豪强地主家里走出来,最终落实在户籍册上。劳动力多了,创造的价值才能多。
    刘抟有些为难,断断续续地说道:「如此一来,只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