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京中必然大乱-《大雍一小兵》
            
            
            
                
    第(3/3)页
    冷韶点点头,说道:「对,我亦知外舅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但窥一斑而知全豹,连外舅都能悄入声息的变成唐军女干细,在城内四处奔走,还不怕身份暴露地来说服孩儿,遑论他人?余者皆不论,至少孩儿已知,控鹤军右厢虞候皇甫枞已投了唐军?」
    冷鸿羲目光一凝,冷声问道:「你外舅说的?」
    「不,是我查到的……今日早间,
    城门方开,有一队军卒持控鹤军府印令从城东厢入内城,外舅就藏在其中。而当时的望春门守将,就是皇甫枞的内侄,邹邕……」
    冷鸿羲听了心里一惊:邹邕,那不就是礼部尚书邹研植之子?
    而皇甫枞向来与邹研植同气连枝,岂不是说,邹研植也反了……
    冷鸿羲失态地狂笑道:「哈哈……枉那邹研植自誉清高……」
    「邹研植本就是降臣,反了也不奇怪!」冷韶冷声笑道,「不然好端端的,砀郡郡守邹掣怎会说反就反,还替唐国立下了好大的功劳?」
    如今,东郡丢失,颍川郡守以中人之姿,统帅颍川郡豫军抵抗唐军。结果,全军覆没,颍川郡的文武官员,被唐军一网打尽。陈郡和砀郡见情形不对,纷纷投降了唐军。雍州军两个师分别奔赴两个郡,进行接收。
    邹掣以高才被魏斯年看重,一路提拔到了砀郡郡守,手握砀郡军政大权。本来下一步就到汴梁朝廷任职,没想到魏斯年会被几个宵小杀死。
    刚即位的魏驷骐同样爱才,并没有动邹掣的想法。可是张梁却不认同,他先是削夺了邹掣手中的砀郡军权,接着就是设立御史台,派巡查御史盯着砀郡。忍无可忍之下,邹掣直接带着砀郡降了唐国。
    不过邹掣只是从子,且早已分户于两地,所以才没有牵连到邹研植。
    但此时想来,怕是叔侄二人早已暗通曲款……
    冷韶还是努力想要劝自己的父亲道:「是降,还是战,还请父亲早下决断……」
    冷鸿羲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你外舅都能安然无恙地混进城来,如今,还怎么战?」
    「孩儿知道了……」冷韶将一块巴掌大的铜牌放到了桌案上,又「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今夜定然凶险无比,还请父亲以家族为重,莫要生轻生之念……」
    说罢就起了身,半步不停地出了书房。
    冷鸿羲愕然一阵,才拿起了那块令牌。
    确实如冷韶所料:冷鸿羲少年时孤苦贫困,若非魏斯年慧眼识珠,焉有今日?是以早就存了以死报国之志。:
    但经过冷韶一提醒,他才惊觉今夜京中必然大乱,若府中无人坐镇主持大局,何人能保全冷氏百十口之性命?
    逆子……
    他暗骂一声,又咬牙打起了些精神,吩咐道:「冷郭,知会阖府上下,妇孺、老弱尽快撤入暗室,凡丁壮皆备刀弓……但听乱起,就将此令挂在府门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