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既可以防止北莽真的突破东线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又可以从西楚这泥潭中脱身。 摇了摇头的徐凤年接着往下看。 作为春秋四大名将、离阳安国大将军的杨慎杏在没有通知卢升象所率领的广陵大军情况下,直接自作主张地带着四万蓟南军率先向南仓促推进,试图一口气闯过玉芳关、渡沁水津、继而再一鼓作气拿下广陵道北地首屈一指的重镇櫆嚣,以此来逼宫西楚。 看到这里的徐凤年轻笑一声。 杨慎杏莫不是以为这西楚复国乃是一场他能凭此拿得大柱国之名的泼天富贵,实际上复国的西楚虽是星星之火,但却足可燎原! 果然,下一份谍报中的战报如徐凤年所料如出一辙。 …… 广陵道,沁水津,南岸。 丝毫不见老态的离阳安国大将军杨慎杏单手拄刀站在南岸默默注视着自己手下的四万亲军渡那沁水津。 站在他身后的嫡长子杨虎臣几番欲言又止后终于是还是开口道: “爹,此番不知会广陵守军,直接南下渡江是否有些不妥?” 白发苍苍的杨慎杏瞪起一双虎眸教训道: “你是爹还是我是爹?要不这大将军的位置交给你来坐?” 听见杨慎杏那严厉的话语,杨虎臣顿时闭嘴不言。 见到自己儿子的模样,杨慎杏心中轻叹一声,难得的解释道: “虎臣啊,爹心中有数。 要知道如今离阳边境东线有顾剑棠、武王主持军政,西线又有北凉那姓徐的老匹夫在。 这三人可都不是什么善茬,将自己的地盘看得紧紧的,爹就算是想挣点实打实的军功都不容易,更遑论争出个世袭罔替来? 这些年中原世道太平,爹好不容易等来了那些西楚余孽的反叛,又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 爹已经老了,将来是你们的了。 可爹总是想能多攒一份军功是一份,不然的话,不过三代,杨家可就要不行了。 所以为了这条凭空多出来的南线,爹可是拼着大半辈子积攒下来的香火情不要,硬抢到手的。 若是能成功将这些西楚余孽掐灭在广陵道,这军功可不亚于灭一国的功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