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迁都金陵-《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2/3)页
    然而哪怕如此,等第六师杀到金陵城的时候,骡马的缺口依旧非常大。
    这一次趁着休整的时间,后勤部从城内以及周边地区搜刮了大几百匹骡马重新补充到第六师。
    第六师在补充人员和枪炮以及骡马还有弹药以及其他物资等等。
    第一师,两个独立臼炮团也同样如此。
    倒是第一近卫师这边可以稍微放缓一二,因为按照作战计划,第一近卫师后续将会驻防在金陵城里。
    一方面是作为战略预备队,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驻防金陵城,弹压周边地区。
    同时也充当金陵城这边沿江炮台、要塞的驻防部队,配合海军阻挡明军水师沿江而上。
    话说楚军攻克金陵城后,明军水师虽然临时退却了,但是第二天却是再一次重返金陵城外的长江江面上,并对金陵城沿江地带,尤其是码头港口位置进行了炮击,直接把当地的港口码头打了个稀巴烂。
    甚至一度闯到了大胜关区域,嗯,这里也是楚军海军目前驻防的营地。
    这让海军那边气急败坏,差点没忍住直接冲出去和明水师舰队来个大决战,但是最终还是被明军水师中的嫡属于郑芝龙船队里的好几艘大船给镇住了,只能嘴上叫嚷着,但是也没敢杀出去……
    但是江防也不能没有啊,既然海军靠不住,那么军方自然也就需要想其他办法,比如说建设江防炮台。
    因为江防紧迫,所以陆军那边直接就把直接攻打金陵城的多门十四斤攻城重炮,再加上部分九斤野战炮部署到了阅江楼外的沿江地带,构筑了初步的阅江楼炮台。
    这一段长江江面只有一千多米,采用九斤和十四斤的火炮完全能够进行有效封锁。
    如此,才算是初步扼制了明军水师沿江而上的情况。
    不过炮台光有火炮也不行,也需要一定的守备部队,免的敌人直接登陆从地面进攻炮台,因此,第一近卫师在阅江楼炮台也派遣了一个团进行驻防。
    总体来说,第一近卫师后续的任务比较轻,因此补充序列也是排在了后面。
    而当部队进行休整和补充的时候,大楚帝国也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十月二十日,风雪之日。
    罗志学在城外的雨花台指挥部里下旨,即日起正式迁都应天府,以应天府为京师。
    正式迁都应天府金陵城,这是大楚帝国历史性的一步,这意味着大楚帝国已经从一个局限在湖广地区里的小地方政权,正式成为了占据华夏半壁江山的大型政权。
    这是大楚帝国从湖广走向全华夏的重要一环。
    为此,在下士正式迁都后,罗志学还在十月二十五日,金陵城东郊的天坛里进行了祭天,举办了一系列的正式仪式。
    这些仪式说起来也没啥实际用处,反而还耗费人力物力,但是却又是一个王朝崛起的过程里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代表者正统性。
    当代人,尤其是读书人人家就认这个。
    哪怕是大楚帝国内部的文武官员们,也认这个。
    不正儿八经搞个祭天之类的仪式,总感觉自己还是一群流贼土匪……
    不过各种仪式搞完后,罗志学却是没有入住金陵城里的宫城。
    那地方早就被废弃了,在楚军杀到之前就已经只剩下残垣断壁,满地荒草,完好的建筑就没多少了。
    如果是修缮的话,基本上和重新修一个皇宫也没什么区别了,工程量太大,而且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做到。
    经过朝议后,初步决定在明廷宫城的旧址上进行重建皇宫,不过这个重建时间少说也得好几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