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醉锦楼-《大宝剑》


    第(2/3)页

    原因,没人知道,为什么把住了几代的老宅卖了个搞贱行营生的家伙,也没人知道。

    人们只知道醉锦楼顺顺利利的买下了那座宅子,顺顺利利的拿到了批文将自家的园湖扩建,拆了后墙将不远处的河道圈了小半并入自家的湖泊,请最好的工匠修成了一座精美典雅的园湖,建成当日便被奉为泉州盛景之一,而后顺顺利利的开张,请到了包括时任知州在内的数位高官,在赤剑侯迁居之后又顺顺利利的请了他赏脸宴饮,一直顺顺利利的经营到现在。

    凝香馆每年还有几场官司呢,醉锦楼却没有,最严重的不过醉酒闹事、贵少争风之类的闹剧,都是派个衙役就能解决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连官府惯例性的为难都不曾有过,经营的不要太顺风顺水,谁敢小觑?

    说真的,要不是醉锦楼的规矩比较严,主营歌舞饮宴,皮肉生意只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才肯接受,不像凝香馆那么粗暴直接,凝香馆早就被干趴下了!

    而周围的富商经过这么些年也早接受了自家旁边有个青楼存在,官府都不敢查他们又哪敢多事?

    何况只看装潢布置,不知道的人实在很难相信这是家青楼,相比之下他们自己的窝贵则贵矣,却处处透着铜臭俗气,想指摘人家影响居住环境都没脸指摘。

    受此刺激,附近的宅邸有一个算一个都翻修过,有几家还翻修过两三次,无形中将这片地段的建筑格调拔高了几倍,可与西城区比肩,当然,地价也跟着翻了几倍,从“千金难买”变成了“万金不换”。

    除此之外,业主们接受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方便。

    比起那些达官显贵文人雅士,商人们的关系往来只多不少,三天一小请五天一大宴回回都得跑好几条街去设宴赴宴,然后再跑几条街甚至跨城区的去风花雪月一番,乐是乐,但也累人呀!

    这多好,家门口就有个醉锦楼,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格调高姑娘美还能碰见很多名士才子,时不时的还能碰到几位平日想接触都接触不到的贵人,比如剑侯爷,比如剑侯世子,乏了回家也近,玩得晚的还能在家门口喝完晨粥散散酒气,简直便利得不可思议!

    于是乎,醉锦楼财源广进,附近的业主据说贡献了足足四成流水,每天都能看到那些平日难得一见的商贾巨头在此宴饮,喧嚣与清雅混成一种独特的魅力,笼罩着醉锦楼,让它越发神秘。珑珑

    牛春寒知道醉锦楼的资料,进城头一天他就亲自来踩过点,因为少爷是常客,作为亲信兼实力最强的贴身侍卫,他必须做好一起准备。

    今夜“故地重游”,一下车他就傻了眼。

    不仅他,封知平也懵了,先前还纳闷儿车夫为什么停在老远的街口说“过不去”,现在明白了。

    车,太多了!

    醉锦楼很贵,身家薄一点的难得能消费一下,醉锦楼又很大,是以虽为青楼,却始终保持着这片区域独有的清净,往日人最多的时候也不会显得拥挤。

    可今天,入眼的全是车!

    还有人!

    一个个锦衣华服的男男女女被一群下人簇拥着缓缓向前,就跟北城的夜市似的,要不是确实看到了醉锦楼的勾栏瓦舍,他都怀疑车夫不人道,给他拉错了地方。

    “少爷,这个,好热闹哈...”牛春寒干巴巴的说道,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

    封知平回神,纳闷儿的问车夫:“老叔儿,今儿什么情况,醉锦楼免费大酬宾吗,怎么这么多人?”

    车夫是个中年人,憨实一笑道:“公子,小人也不清楚,只听说好像有个什么戏班过来了,今日开锣首演,可能是这个缘故吧。”

    “戏班?”封知平更茫然了,“什么戏班能引这么多人捧场,六皇子亲自下场表演他的独门艳舞‘扭腚’吗?”

    车夫吓了一跳,飞快的瞅了瞅周围道:“公子慎言,祸从口出啊!”

    封知平知道自己失言,歉然致谢,让牛春寒结了车前让车夫先走,自己转过身看着人流发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