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明争暗斗-《大宝剑》


    第(3/3)页

    “你也承认你在钻漏洞!”睿王冷声道。

    太子含笑点头:“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本宫其实很奇怪,我朝的律法出了问题,别人没发现,您也没发现,怎么偏偏封知平就发现了呢?听说他还是现查的,真叫人费解呐。”

    睿王多年来精研律法,数次提出修正建议,广受好评,不但拿稳了刑部,还赢得了台谏两院的不少好感。

    台谏两院脱胎于原督察院,独立于六部之外,名义上与天听监齐平,职责上比专司监察的天听监更广泛,但因为历史问题、架构问题以及与皇帝的亲疏,比起一言堂的天听监,台谏的实际地位和权力都逊于天听监,双方的关系一直很冷淡。在孔由上台后,因为孔由与封莫修的私交,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势如水火。

    在天听监不可能争夺的情况下,台谏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子和睿王争夺的焦点,只是台谏的地位很特殊,其中一项职责是负责举荐、弹劾内阁人选,是以两人不可能像控制礼部刑部那样明目张胆,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博取好感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支持。

    这一点上,睿王做得更好,因为御史台与刑部共同负责律法的编撰工作,他由此入手,将自己的发现缺陷和修改建议以讨论的方式送于御史台,再由御史台出面呈奏皇帝,令御史台赢得了不少褒奖,使得御史台及同气连枝的谏院都对他很有好感,数次在朝堂上为他解围。

    反观太子,即没有睿王近水楼台之利,又不敢得罪台谏失了这些上好的喉舌,为此很是头疼,好在他占着大义名分,又有天听监在上面压着,御史们纵有偏帮,倒也不敢过火。

    可今天,太子一番话掀翻了友好的小船,让睿王变了颜色,也让在场的几位御史脸色大变。

    太子表面上戳的是睿王的脊梁骨,实际上一竿子将台谏、刑部都给捅了,就差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尸位素餐。

    他疯了吗?

    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能这么大鸣大放的得罪御史啊?

    言官一张嘴,上到君王下到百官没有他们不敢骂的,但凡想,没理也能给你辩出三分理,具体的可以参考十几年来热度不减的第一“红人”封莫修,而历史上可不乏被弹劾下台的太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您不看史书吗?

    众人的反应太子尽收眼底,笑容不见紧张,反而越发的风轻云淡。

    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除了他自己,父皇,以及面前的老对头。

    睿王惊愕过后飞快的看了眼场上的封知平,又扫了眼对面看台上的封莫修,眼神阴翳。

    他明白太子的想法。

    放弃争取暧昧难测的台谏,转而全力拉拢赤剑侯,并以赤剑侯为跳板尝试争取天听监的好感,他这是孤注一掷啊!

    问题是,值得吗?

    你就这么确信剑侯父子能随你的意?

    还有父皇,你怎知父皇就一定能容忍封知平胡闹?

    太不智了!

    这还是自己认识的太子吗?

    对面,封莫修捂着老婆的嘴好言安抚着,心里破口大骂。

    小王八蛋,你他酿的又给老子惹事,能不能安生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