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可堪一用-《大雍一小兵》
            
            
            
                
    第(2/3)页
    但左等右等,却不见有唐军攀上城头。正自惊疑不定,突觉脚下一晃,而后就如山塌堤溃,声势何其壮观?
    晋嵩将头探出瓮城,冒死一看,当时就崩裂了眼角。
    方才还完好无损的侧墙,竟被炸塌了近丈余厚的一截?
    如此这般,再有五六次,这墙敢不是就彻底塌了?
    待烟尘散尽,晋嵩才依稀辨出,不远处的山坳里,约有百多敌卒,怀中抱着包囊一般的物事,正鬼鬼祟祟往墙下摸来。
    他一声急吼:「快拿油砂……放火……」
    伊阙关如此,龙门镇却安静得诡异。
    连晋嵩都想不到可经渭水顺流而下,龙门镇守将又如何能想的到?
    因要加高关城,又要修葺坞道,所以晋嵩早早就将重兵调到伊阙关。只于伊水西岸的龙门镇中驻兵五千,用于御守几条无法行车走马的窄道。
    又因人手不够,自然要征调民夫,晋嵩索性将靠近龙门山的山民也尽数征召。
    一来二去,偌大的伊水西岸竟鲜有人烟。使王镡费了不少心思制定的「抢滩登陆作战计划」成了一张废纸……
    也更不是晋涌所言的「提前三日」,而是整整提前了三年都不止。
    五年之前,王镡随军进攻伊阙关的时候,他就打过伊水的主意。只因豫军败的太快,没给王镡施展的机会,之后就作罢了。
    但既然早有一统天下之志,王镡经营并州之时就知道,迟早都要逐鹿中原,王镡焉能不留意中原的各处兵道?
    雒阳八关自是被他探到不能再熟。甚至连大河都考察过,以备必要之时。
    别奇怪,历经秦朝、豫国,就已疏通了大河,将关中的粮食经大河运至朔方郡等边地。同时将关东、江南的物资经过大河,运至雒阳、长安。
    也是那时,王镡便有了打造船只,组建水军的打算。
    但当时唐国会水的士兵少,没有建造水军的基础,只能暂且搁置。
    倒是让匠作院在关中、弘农郡好好地考察了一番。
    当时懂得水利的李珏就在匠作院任主事,王镡自然不会放过薅专业人士羊毛的机会。恰值连战连捷,王镡正是如日中天,威信一时无两之时,李珏自然不负所托。
    而他直言,伊水东端尚可,也就是自陆浑县到龙门镇这一段,行船无虞。
    但自陆浑县到熊耳山,特别是流经熊耳山的这一段,以船运兵绝非易事。
    倒非不可能,而是划不来。
    只因伊水深浅不一,浅处水深不足半丈,根本行不得大船。而船稍大些便会搁浅,是以只多行些小船,无论行军还是运粮都得不偿失,还不如走陆道。
    再则,熊耳山与龙门山相交之处,也就是临近陆浑县这一段,水流甚是湍急,且水还极深,足有七八丈。而再长也无这般长的船橹,故而收不住势,更转不得向,只能任船随波逐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