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可堪一用-《大雍一小兵》
            
            
            
                
    第(3/3)页
    但因行不得大船,是以船只能为轻舟,自然是越行越快。而恰好两岸皆为怪石峭壁,无一处浅滩,是以稍有不慎,便是船毁人亡。
    当时的王镡也只是可有可无,倒也说不上失望。
    之后也是凑巧,有一次王镡在匠作院里面闲逛,就碰到林木森正在做船模。这是一种王镡在现在这个时代没见过的船,是由艨艟小舰改良的千里船.
    这就令王镡欣喜若狂,所谓千里船,其实就是不用槁、不用橹的木轮船。无论是控制方向还是速度,皆用桨轮。
    说直白些,便是渭水湍急,船卒还不会将轮子倒着踩吗?
    也是那时,王镡便留了意。之后平定幽国之后,王镡便从降军中挑了些会造船的匠人,并会水战的兵将,让王镗带到了关中。
    本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没想到去年时,竟真就用上了?
    唐军占了冀州,与豫国隔大河相望,在大河入海口,又与沂国相对。当时王镡就想过,遣奇兵由潼关登船,经大河东下,突袭沂国平原郡。
    说干就干,王镡随后就委任张松奇为水军都督,负造船、操练水军事宜。
    听着好不奇怪,张松奇出身关中良家子,何处习来的水战之法?
    莫忘了雍国虽然地处关中,可还有个巴蜀、汉中呢,大河、江水的西段可都在雍国境内呢。雍明帝亲政时,张松奇才是个校尉,麾下只领一千兵马。
    之后战豫国,败荆国,堪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名声渐渐响亮,继而平步青云。
    再之后,张松奇虽也在北方边地领兵,屡破獯鬻,但大多数的时间,张松奇都在关中、巴蜀领军。可以说他这名将之
    名,百分之八十都是从豫国、荆国刷来的。直到离石塞大败之后,张松奇才彻底从军中转为文官。
    张松奇对水战还真就不陌生。
    如此,便是将不缺,兵也不缺,造船的工匠更是不缺。
    若非猛火油弹不足,说不定张松奇就驾船队,与沂国在平原郡决一高下了。
    虽未成行,但船却造了不少,更是将水军提上了日程。
    兵虽不多,也就一营,且多为幽国降军。但王镡出了名的爱兵如子,更知千金买马骨的道理,是以这伙幽国降卒待遇极优,月饷是步卒整整两倍。
    谁让人家登船不晕,下水不呛。
    再加上张松奇御下有道,恩威并施,虽不到一年,却练得颇有起色。
    所以这一次决定反攻之际,王镡便决定拉出来遛一遛,看是否可堪一用……		
      
    第(3/3)页